若出现湿气重的情况,可以遵医嘱吃茯苓、白术、薏苡仁、泽泻等中药,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辨证用药。
一、中药1、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适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等症状。
2、白术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能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常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等湿困中焦证候。
3、薏苡仁薏苡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可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等症。
4、泽泻泽泻味甘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等湿热证候。
祛湿中药需根据体质辨证选用,服药期间应避免生冷油腻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