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有效表现为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和意识,操作时应持续观察患者胸廓起伏、颈动脉搏动及瞳孔反应。心肺复苏CPR是急救中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判断其有效性对后续救治至关重要。
1、胸廓起伏:有效的胸外按压会使患者胸廓有规律地起伏,表明按压深度和频率适中,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操作者需确保按压深度为5-6厘米,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同时观察胸廓是否随按压起伏。
2、颈动脉搏动:按压过程中,可通过触摸颈动脉判断心脏是否恢复跳动。颈动脉位于气管与胸锁乳突肌之间,操作者可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压,若感受到搏动,说明心脏功能可能恢复。
3、瞳孔反应:瞳孔对光反射是判断脑部供血情况的重要指标。若瞳孔由散大转为缩小,并对光有反应,说明脑部供血改善,复苏有效。操作者可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眼睛,观察瞳孔变化。
4、自主呼吸: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标志。操作者需观察患者口鼻是否有气流,并倾听是否有呼吸声。若患者开始自主呼吸,应立即停止人工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5、意识恢复:患者意识恢复表现为能够睁眼、应答或肢体活动。操作者可通过轻拍患者肩膀、呼唤其名字等方式判断意识状态。若患者有反应,说明复苏有效,需立即停止按压,并采取进一步救治措施。
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是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和意识,操作者需通过观察胸廓起伏、颈动脉搏动、瞳孔反应、自主呼吸及意识恢复等指标综合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应保持冷静,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援助,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救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