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中耳炎症状主要有耳痛、哭闹不安、发热、抓挠耳朵、听力下降等。中耳炎是婴幼儿常见疾病,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能与感冒、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1、耳痛婴儿中耳炎早期常表现为耳痛,由于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多通过哭闹、烦躁不安、摇头等方式表现。耳痛在平躺或夜间可能加重,因体位改变导致中耳压力变化。部分婴儿会突然惊醒或拒绝哺乳,因吸吮动作可能加重耳部疼痛。
2、哭闹不安持续哭闹是婴儿中耳炎的典型表现,与耳部不适直接相关。哭闹可能突然发作且难以安抚,尤其在触碰耳部或改变头部位置时加剧。部分婴儿会出现睡眠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或频繁夜醒,家长需注意与普通哭闹区分。
3、发热急性中耳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多在38摄氏度以上。发热可能早于其他症状出现,部分婴儿会出现寒战或面色潮红。若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
4、抓挠耳朵婴儿可能频繁用手抓挠患侧耳朵或拍打头部,这是试图缓解耳部不适的本能行为。观察可见耳周皮肤抓痕或发红,部分婴儿会将头偏向患侧以减少压力。需注意与湿疹或异物刺激导致的抓挠相鉴别。
5、听力下降中耳积液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部分婴儿会停止呀呀学语或对声音刺激反应减弱。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语言发育,需通过专业听力检查评估。
家长发现婴儿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避免自行清洁耳道或使用滴耳液。保持鼻腔通畅有助于缓解症状,哺乳时采取半竖立姿势可减少反流风险。急性期可冷敷耳周减轻疼痛,但需避开耳道口。建议母乳喂养以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二手烟等呼吸道刺激物。若症状持续或出现耳道流脓、高热惊厥等情况,须立即就诊儿科或耳鼻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