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腹泻以大便稀薄、次数增多为特点,常伴随腹胀腹痛、恶心厌食、肠鸣矢气、疲乏无力等症状。从中医的证候分析,脾胃气虚、脾肾阳虚、湿热蕴脾、食滞肠胃、寒湿困脾等均可引起腹泻。脾肾阳虚证引起的腹泻多在天亮之前发生,故也称“五更泻”。中医根据不同病机可有补脾健胃、温补脾肾、清利湿热、温中散寒等多种治法。常用的中成药有胃苓散、保和丸、参苓白术散等。常见的涩肠止泻中药有石榴皮、诃子、椿皮、肉豆蔻、金樱子等。
现代医学通常把腹泻病程超过两个月者称为慢性腹泻。大肠肿瘤、肝癌、内分泌肿瘤患者常可长期间断性发生腹泻,故慢性腹泻应认真查找原因,血样便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常是大肠癌的表现。大肠癌手术后常有腹泻表现,某些化疗药及放射性肠炎也可引起腹泻。
腹泻除注重病因治疗外,首先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平衡失调,饮食口味不可太重,应及时补充盐分,多喝水,适当增加碱性食物,防止因腹泻引起的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
具有止泻作用的食品有糯米、小米、山药、莲子、芡实、栗子、樱桃、大枣、黑枣、柿饼等。
食疗方1:白面约200克,慢火微炒至发黄,取出少许,滚开水冲炒面,酌加糖盐调味。
食疗方2:粳米200克煮粥,至八分熟时加入茯苓粉约50克,调匀,再继续煮熟,加糖喝粥。
食疗方3:糯米100克泡后煮稀饭,近熟时加入山药100克切块,栗子100克,慢火煮熟后加糖调味。
食疗方4:莲子、芡实米(鸡头米)各50克,先泡半日,与小米50克煮粥,快熟时加大枣适量,调糖喝粥。
食疗方5:柿饼去蒂,山楂及黑枣去核各等份,切块捣烂如泥,加水煮开后加糖,酸甜可口,随时食用。
腹泻者饮食不可过多,要保证营养,也要照顾胃肠休息。饮食应少纤维素和少油脂,刺激性食品和煎炸食品,荤腥厚味均属不宜。有人喝奶会加重腹泻,可改饮酸奶。
不少成年人常有慢性腹泻,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有的是早晨一起床就先去厕所,吃完早饭又去厕所,便前腹痛急迫,便意难忍,便后腹痛消失,便意不尽感。一般早上和上午大便次数较多,常因吃凉食水果、腹部受凉、精神紧张、吃韭菜喝牛奶后,腹泻加重。许多患者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病程可长达数年以上,去医院检查一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也不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
医学将这种慢性腹泻称之为肠易激综合症,属胃肠功能性紊乱的疾病范畴。慢性腹泻患者很痛苦,怕出门,怕出去旅游,一出门首先做的事就是上厕所,因为一有便意,非上厕所不可。
中医认为是健康原动力不足导致脾胃功能虚弱、脾气不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功能受损,胃肠功能紊乱,是造成慢性腹泻的根本原因。
慢性腹泻
症状:发烧、体重持续下降。
原因:压力是导致腹泻的重要原因。
解决方法:若腹泻持续,可能导致脱水。所以要多喝水,补充水分。注意不喝冷水,并适当吃些止泻药。少吃或不吃煎炸、油腻食物。
有些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后或者每次月经期间出现大便泄泻 ,泻时小腹疼痛 ,每日次数多少不等 ,可为溏便 ,也可为水样便 ,甚或进食之物完全排出 ;伴有神疲力乏 ,脘腹胀满 ,饮食不香 ;日行数次 ,经净泻止 ,这在临床上称为经行腹泻。
对于此病的发病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与女性月经期间体内激素比例失调有关。而中医则认为经行泄泻多与素体脾虚肾弱有关。脾气虚弱 ,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 ,所以出现泄泻 ;肾虚 ,命门清冷 ,不能温煦脾阳 ,也将导致泄泻。
中医对此病辨证施治 ,疗效显著。根据症状 ,将其分为脾虚和肾虚两类 :
( 1)脾虚型 :表现为行经期或行经之前 ,大便稀薄 ,或面目及四肢浮肿 ,腹部胀满 ,舌质淡红 ,舌苔白腻 ,饮食不思 ,神疲肢乏 ,经行量多 ,经色淡浅 ,经质稀薄 ,脉象濡缓。方用参苓白术健脾汤。此方具有健脾益气 ,化湿调经之功效。
若两胁胀满 ,兼腹痛即泻的经行腹泻 ,可采用白芍痛泻散 :白术 15克 ,芍药 15克 ,陈皮 10克 ,防风 10克。
( 2)肾虚型 :表现为头昏耳鸣 ,肢冷畏寒 ,经行大便泄泻 ,或清晨起床泄泻不止 ,腰骶酸软 ,月经色淡 ,经质清稀 ,舌苔白润 ,脉象沉迟。
方用党茯白术健固汤 :党参 15克 ,吴茱萸 15克 ,补骨脂 15克 ,茯苓 15克 ,白术 15克 ,肉豆蔻 15克 ,薏苡仁 15克 ,巴戟天 10克 ,五味子 10克。此方具有健脾固肠 ,温肾扶阳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