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白色颗粒不一定是艾滋病,可能与口腔黏膜病变、维生素缺乏、局部感染等因素有关。艾滋病通常伴随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单纯嘴唇白色颗粒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建议结合血液检测结果判断,常见原因有口腔白斑、鹅口疮、皮脂腺异位症、维生素B2缺乏、局部真菌感染等。
口腔白斑多见于长期吸烟或咀嚼槟榔者,表现为黏膜白色斑块,可能伴随粗糙感。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病灶呈乳白色伪膜样。皮脂腺异位症属于良性病变,表现为针尖大小黄白色颗粒,无自觉症状。维生素B2缺乏可导致口角炎和唇炎,需补充动物肝脏、蛋奶等食物。局部真菌感染需通过刮片检查确诊,可能使用制霉菌素等抗真菌药物。
艾滋病相关口腔表现通常出现在感染后期,典型症状为口腔毛状白斑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常伴随CD4细胞计数显著降低。若存在高危行为且同时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腹泻超过一个月等症状,需及时进行HIV抗体检测。嘴唇白色颗粒合并全身症状时应优先排查免疫系统疾病,单纯局部病变多与艾滋病无关。
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多数口腔黏膜病变,建议每日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避免过度舔唇或撕扯唇部死皮,冬季可使用含维生素E的润唇膏。饮食中增加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出现持续不消退的白色颗粒或伴随疼痛、出血时,应到口腔科或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艾滋病确诊需通过专业医疗机构检测,不可仅凭单一症状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