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发烧通常需要做血常规、粪便常规、粪便培养、C反应蛋白、腹部超声等检查。拉肚子发烧可能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食物中毒、肠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血常规血常规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能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可能升高。血常规还能评估贫血或脱水程度,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检查时需要空腹采静脉血,结果通常在1-2小时内出具。
2、粪便常规粪便常规可以观察粪便性状、颜色、有无脓血等异常。显微镜检查能发现红细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异常结果可能提示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疾病。检查时需要留取新鲜粪便样本,避免尿液污染,样本应在1小时内送检。
3、粪便培养粪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对细菌性腹泻有确诊价值。常见检出菌包括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弯曲菌等。培养结果需要2-3天,可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影响培养结果准确性。
4、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炎症指标,能反映感染严重程度。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升高不明显。该检查可与血常规相互印证,帮助鉴别感染类型。检查时需要抽取静脉血,结果通常在当天出具。
5、腹部超声腹部超声能观察肠道蠕动、肠壁厚度、腹腔淋巴结等情况。对鉴别肠套叠、阑尾炎等急腹症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要空腹4-6小时,必要时需饮水充盈膀胱。超声检查无辐射,适合儿童和孕妇。
出现拉肚子发烧症状时,建议暂时禁食油腻刺激性食物,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变化,记录体温波动情况。如出现持续高热、频繁呕吐、意识模糊、尿量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前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以免掩盖病情影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