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腹泻通常可以自愈,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治疗。母乳性腹泻可能与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乳糖不耐受或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但无脓血等症状。
母乳性腹泻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婴儿,由于母乳成分天然易消化,即使出现腹泻,婴儿的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通常不受影响。随着婴儿胃肠功能逐渐成熟,多数在添加辅食后症状会自然缓解。家长需注意保持婴儿臀部清洁干燥,避免红臀发生。
少数情况下,若腹泻伴随呕吐、发热、体重不增或大便带血等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性或过敏性疾病。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避免进食过多高糖或刺激性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日常护理中可适当延长单次哺乳时间,确保婴儿摄入足够后乳脂肪。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调整喂养方案或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