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抗病毒药物、局部激素或手术治疗。
1、临床表现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典型症状包括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以及结膜充血。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角膜上皮缺损、角膜水肿或溃疡。病情严重时,角膜瘢痕形成可能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眼睑疱疹或皮肤疱疹,提示病毒感染的活动性。
2、病因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分为HSV-1和HSV-2两种类型。HSV-1通常引起口唇疱疹和眼部感染,而HSV-2多与生殖器疱疹相关。感染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病毒、免疫力低下或既往感染复发。遗传因素、环境刺激(如紫外线暴露)以及眼部外伤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3、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是治疗的核心,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眼膏、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对于炎症较重者,可短期使用低浓度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 手术治疗:对于角膜溃疡严重或瘢痕影响视力的患者,可考虑角膜移植手术。手术方式包括穿透性角膜移植或板层角膜移植,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评估。
- 辅助治疗: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避免紫外线直射,外出时佩戴防护眼镜。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若出现眼部不适或视力下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