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属于精神疾病范畴,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类型。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症状的情感障碍,其病理基础与大脑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典型表现包括长期心境抑郁、自我评价过低、睡眠障碍及食欲改变,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倾向。诊断需通过专业精神科医生依据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常采用心理量表辅助判断。
传统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则以思维紊乱、幻觉妄想等现实检验能力丧失为特征,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而抑郁症患者通常保持现实认知能力,仅部分重度抑郁发作可能伴随精神病性症状。两者在发病机制、症状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抑郁症的治疗需结合药物与心理干预。常用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类别,需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心理治疗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方法。对于难治性病例,经颅磁刺激等物理治疗也可作为辅助手段。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社会支持系统对康复至关重要,家属需避免不当指责,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定期复诊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早期规范干预可使多数患者获得显著改善。若出现自杀念头或症状加重,须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