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间需注意保暖、卫生、饮食、运动及情绪调节等方面。月经期护理主要有保持外阴清洁、避免剧烈运动、忌食生冷辛辣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及时更换卫生用品等。
1、保持外阴清洁月经期间应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部1-2次,避免使用碱性洗液或过度冲洗阴道。建议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每2-3小时更换一次卫生巾,夜间可使用加长型卫生巾。经血容易滋生细菌,若不及时清洁可能诱发外阴瘙痒、阴道炎等妇科疾病。清洗时注意从前往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和阴道。
2、避免剧烈运动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出血,剧烈运动会加重盆腔充血,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建议选择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跑步、跳跃、游泳等项目。但完全卧床不动也不利于经血排出,适度活动能帮助缓解痛经症状。若出现严重腹痛或头晕乏力,应立即停止运动并休息。
3、忌食生冷辛辣经期胃肠功能较弱,应避免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以防血管收缩加重痛经。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能引起盆腔充血,导致月经量增多。建议多喝温水,适量摄入红枣、桂圆等温补食材,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缺铁性贫血。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加重乳房胀痛,需减少摄入。
4、保证充足休息经期激素水平变化易导致疲劳,每天应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白天可适当午休30分钟,但不宜过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休息时建议采取侧卧位,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有助于缓解痉挛性疼痛。工作学习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腰酸背痛。
5、及时更换卫生用品普通卫生巾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量多时需更频繁。使用卫生棉条时不超过8小时,夜间应改用卫生巾。经期最后几天血量减少时仍要保持更换频率,防止细菌滋生。选择无香型、低致敏性产品,使用后妥善包裹丢弃。若出现皮肤瘙痒、灼热感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清洗患处。
月经期间还需注意观察经血颜色和量,正常经血为暗红色,含有少量内膜碎片。若出现鲜红色大量出血、血块直径超过3厘米或持续超过7天,应及时就医。保持心情愉悦有助于缓解经前紧张综合征,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放松。冬季需特别注意足部和腰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记录月经周期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建议使用专业APP或日历标记。若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止痛药物,但不可长期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