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宫腔积液深度在10-30毫米属于正常范围,超过30毫米可能提示异常。宫腔积液是产后子宫复旧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通常由恶露排出不完全或子宫收缩乏力引起。
产后宫腔积液在10毫米以下时多无明显症状,属于生理性积液,会随着子宫收缩逐渐吸收。积液深度在10-20毫米时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感,此时建议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当积液达到20-30毫米时,部分产妇会感到明显下腹痛,需密切观察是否伴随发热等感染症状。超过30毫米的宫腔积液常伴随持续性腹痛、异常阴道流血或发热,可能与宫腔感染、胎盘残留或子宫复旧不全等病理因素有关。产后宫腔积液的吸收时间因人而异,多数在产后1-2周内自行吸收,部分需要3-4周。超声检查是评估宫腔积液的主要方法,建议产后42天复查时重点关注积液变化情况。
产后应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遵医嘱使用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缩宫素注射液。适当下床活动有助于恶露排出,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帮助子宫修复。如出现发热、腹痛加重或阴道流血量突然增多,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宫腔残留等并发症。哺乳时产生的催产素有助于子宫收缩,建议坚持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