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到腰后出现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腰部摔伤通常由肌肉拉伤、韧带损伤、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采取仰卧位硬板床休息,避免腰部扭转或负重。可使用腰围临时固定保护,减少肌肉痉挛和二次损伤。建议卧床休息2-3天,疼痛缓解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2、冷敷热敷受伤48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48小时后可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注意避免皮肤冻伤或烫伤。
3、药物治疗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或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需警惕药物依赖风险。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物理治疗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方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期推荐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五点支撑法、臀桥运动等,每天2-3组,每组10-15次,逐步增强腰部稳定性。
5、手术治疗当出现椎体压缩性骨折、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或脊髓损伤时,可能需行椎体成形术、椎间盘切除术或椎管减压术等。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通常6-8周后可恢复基本生活能力。
腰部摔伤后应避免立即按摩或剧烈活动,饮食上可增加牛奶、鱼肉等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恢复期间建议睡硬板床,保持正确坐姿,搬重物时采取屈膝直腰姿势。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排除严重损伤。日常可通过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增强腰背肌力量,预防再次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