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肺患者生存期差异较大,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能完全康复,重症患者生存期可能缩短至数周。生存时间主要受基础疾病、并发症、年龄、治疗反应、器官功能等因素影响。
白肺是重症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指肺部大面积渗出性病变导致X光片呈现白色。患者生存期与病因直接相关,病毒性肺炎引起的白肺在抗病毒治疗和支持治疗下,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肺功能。细菌性肺炎导致的白肺通过敏感抗生素治疗,配合氧疗或机械通气,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合并脓毒血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时,死亡率显著上升。
高龄患者、存在慢性心肺疾病者预后较差。需要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患者,其生存率与并发症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免疫抑制患者如肿瘤化疗后出现的白肺,生存期受原发病控制程度影响极大。部分间质性肺病急性加重导致的不可逆肺纤维化,预后极差。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合并白肺样改变,存活率与胎龄呈正相关。
白肺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肺功能锻炼。保持环境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室内湿度维持在适宜水平。饮食需保证足够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可选择蒸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家属应学会观察呼吸频率、指脉氧等指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疗团队。康复期患者建议每三个月复查胸部CT评估肺纤维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