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溢液可能由乳腺导管扩张症、高泌乳素血症、乳腺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等原因引起。乳头溢液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头分泌乳汁样、血性、浆液性或脓性液体,需结合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导管扩张症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导管内代谢物淤积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黄色或绿色黏稠溢液。可通过热敷缓解症状,若合并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2、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可能与垂体瘤、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药物影响有关,常导致双侧乳头非血性乳汁样溢液。需通过溴隐亭片、甲磺酸培高利特片等药物调节泌乳素水平,同时治疗原发病。建议避免胸部挤压并定期复查激素水平。
3、乳腺炎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与细菌感染、乳汁淤积相关,表现为发热伴脓性溢液。可局部冷敷减轻肿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抗感染,形成脓肿时需穿刺引流。哺乳期患者应保持乳头清洁并排空残余乳汁。
4、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属于良性肿瘤,可能与雌激素刺激有关,典型症状为单孔血性溢液。需行乳管镜检查确诊,较小肿瘤可通过乳管镜切除,较大者需行乳腺区段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排除恶变可能。
5、乳腺癌乳腺癌引起的乳头溢液多为单侧血性液体,常伴随乳房肿块或皮肤凹陷。需通过钼靶、活检明确诊断,根据分期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术,配合紫杉醇注射液、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乳腺筛查。
出现乳头溢液需避免挤压乳房,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非哺乳期患者应记录溢液性状与发生时间,及时进行乳腺超声、泌乳素检测等检查。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每次哺乳后清洁乳头。所有患者均应遵医嘱复查,血性溢液或伴随肿块者需优先排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