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可以通过抗组胺药物、避免过敏原和局部护理等方法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调整。
1、抗组胺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物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红肿。常用的药物包括:
-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作用迅速但可能引起嗜睡,适合夜间使用。
-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副作用较少,适合白天使用。
- 严重病例可考虑联合使用H1和H2受体拮抗剂,如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
2、避免过敏原
明确过敏原是治疗的关键。常见的过敏原包括食物(如海鲜、坚果)、药物(如青霉素)、花粉、尘螨等。
- 通过过敏原检测(如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IgE检测)确定具体过敏原。
- 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更换低敏洗涤剂、保持室内清洁等。
3、局部护理与缓解症状
对于局部症状,可采用以下方法缓解不适:
- 冷敷:用冷毛巾敷在患处,减轻瘙痒和红肿。
- 使用温和的保湿霜:如含有燕麦成分的乳液,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 避免搔抓:搔抓可能加重症状,甚至导致皮肤感染。
4、严重病例的治疗
对于急性重症荨麻疹或伴有血管性水肿的患者,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 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快速控制炎症反应。
- 肾上腺素注射:用于过敏性休克或严重喉头水肿的紧急处理。
-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考虑使用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
过敏引起的荨麻疹治疗需要结合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局部护理,严重病例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管理和避免过敏原,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