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母细胞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电场治疗等方式去除。脑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等特点,需根据肿瘤位置、分级及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手术切除手术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首选治疗方式,通过开颅手术尽可能切除肿瘤组织。术中常采用神经导航、荧光引导等技术提高切除精准度。对于位于功能区的肿瘤,可配合术中电生理监测减少神经损伤。术后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肿瘤分级和分子特征。
2、放射治疗术后辅助放疗可杀灭残留肿瘤细胞,通常采用调强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技术。放疗方案需根据肿瘤范围和周边正常脑组织耐受性制定。新兴的质子治疗能更精准靶向肿瘤区域,减少对健康组织的辐射损伤。
3、化学治疗替莫唑胺是脑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化疗药物,常与放疗同步使用。其他可选药物包括洛莫司汀、卡莫司汀等烷化剂。化疗方案需考虑患者耐受性和肿瘤分子特征,部分患者可受益于贝伐珠单抗等抗血管生成药物。
4、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药物正在临床试验阶段,如EGFR抑制剂、IDH抑制剂等。肿瘤组织分子检测可指导靶向治疗选择。目前靶向治疗多与传统疗法联合应用,可延缓肿瘤进展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5、电场治疗肿瘤电场治疗通过低强度交变电场干扰肿瘤细胞分裂,适用于新诊断和复发的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该治疗需每天佩戴设备至少18小时,常见副作用为头皮刺激反应。电场治疗常与替莫唑胺联用增强疗效。
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术后需定期进行MRI复查监测复发情况。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外伤。饮食上可增加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等,限制高脂高糖饮食。心理支持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属应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情绪疏导。任何新发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都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