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骨质增生通常不会直接产生肿块,但可能伴随疼痛。骨质增生是骨骼边缘的异常生长,常见于关节部位,可能导致局部疼痛和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骨质增生的原因
骨质增生主要与年龄、关节磨损、遗传因素和长期不良姿势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骨骼为适应压力而增生。长期重复性动作或不良姿势也会加速关节磨损,导致骨质增生。遗传因素可能使某些人更容易出现这一问题。
2、骨质增生的症状
骨质增生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尤其是在活动时加重。疼痛可能伴随僵硬感,尤其是在早晨或长时间静止后。虽然骨质增生本身不会形成肿块,但增生的骨刺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肿胀或炎症。
3、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疼痛和炎症;局部外用药物(如双氯芬酸凝胶)也能减轻症状。
- 物理治疗:热敷、超声波治疗和按摩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
-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游泳、瑜伽)以增强关节灵活性。
4、预防与日常护理
保持健康体重,减少关节负担;注意饮食均衡,补充钙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避免过度使用关节,尤其是膝盖、脊柱等易受累部位。
骨质增生虽然无法完全逆转,但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