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不一定必须手术,需根据息肉大小、症状及患者需求综合评估。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随访、药物治疗、宫腔镜息肉切除术、刮宫术、子宫切除术等。
1、观察随访对于直径小于10毫米的无症状息肉,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可暂不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息肉变化。若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或生育障碍时再考虑干预。观察期间需避免服用雌激素类药物。
2、药物治疗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可能帮助抑制息肉生长,适用于暂时不宜手术者。中成药如桂枝茯苓胶囊、宫血宁胶囊可改善异常出血症状。药物治疗需持续3-6个月,但无法根除息肉。
3、宫腔镜息肉切除术此为治疗有症状息肉的首选方式,适用于直径10-30毫米的息肉。手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进行,能完整切除息肉基底部,减少复发概率。术后可能出现轻度腹痛和少量阴道流血,通常1-2周内恢复。
4、刮宫术传统刮宫术适用于多发小息肉或合并子宫内膜增厚者,但存在盲刮不彻底的风险。术后需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预防感染,配合益母草颗粒促进子宫收缩。该方法复发率较高,约30%患者需要二次手术。
5、子宫切除术仅适用于40岁以上、无生育需求且合并子宫腺肌症等疾病的患者。对于反复复发的息肉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者,全子宫切除能彻底解决问题。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需要2-3个月恢复期。
子宫息肉患者日常应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保健品。月经期禁止盆浴和性生活,减少感染风险。建议每年进行妇科检查,40岁以上女性需加强筛查。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及时就诊。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