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癌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情况分为I、II、III、IV四个级别。I级为早期,肿瘤较小且无血管侵犯;II级肿瘤稍大或数量增多;III级出现血管侵犯或局部扩散;IV级为晚期,伴有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靶向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1、I级肝细胞癌通常表现为单个肿瘤,直径小于2厘米,未侵犯血管。此时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较低。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也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2、II级肝细胞癌可能表现为单个肿瘤直径大于2厘米,或多个肿瘤但直径均小于5厘米。此时手术切除仍为主要治疗方式,但需结合术后辅助治疗,如靶向药物索拉非尼或仑伐替尼,以降低复发风险。
3、III级肝细胞癌已出现血管侵犯或局部扩散,手术切除的可行性降低。此时可考虑肝移植,或采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靶向药物治疗,以控制肿瘤进展。
4、IV级肝细胞癌已发生远处转移,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如靶向药物瑞戈非尼或免疫治疗药物纳武利尤单抗,可延长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肝细胞癌的分级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定期体检、肝功能筛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高危人群如慢性肝炎或
肝硬化患者应加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