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属于一级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癌发病风险。宫颈癌的预防策略可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分别对应病因预防、早期筛查和临床治疗。
1、一级预防一级预防的核心是阻断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有效预防高危型HPV16和HPV18感染。目前国内获批的疫苗包括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接种对象主要为9-45岁女性,最佳接种时间为首次性行为前。疫苗接种需完成2-3剂次,保护效力可持续10年以上。
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着重于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是关键措施,推荐21岁以上女性每3年进行TCT检查,30岁以上可联合HPV检测。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时,可通过阴道镜活检确诊,并采用宫颈锥切术等治疗手段阻断疾病进展。
3、三级预防三级预防针对已确诊的宫颈癌患者。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射治疗或同步放化疗。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0%,晚期需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和转移。
建立完善的宫颈癌三级预防体系需要多方协作。除规范接种疫苗外,建议适龄女性定期参加宫颈癌筛查项目。医疗机构应加强健康宣教,普及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筛查知识。个人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多个性伴侣等危险因素。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实现早诊早治。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可显著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