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通常属于中重度疼痛,疼痛程度可达3-7级。偏头痛的疼痛分级主要受发作频率、伴随症状、持续时间、个体耐受度、诱发因素影响。
1、发作频率偶发性偏头痛多表现为3-5级中度疼痛,患者尚能维持日常活动。每月发作超过4次的慢性偏头痛常达6-7级,需卧床休息。疼痛程度随发作次数增加而加重,可能与中枢敏化机制有关。
2、伴随症状伴有恶心呕吐或畏光畏声时,疼痛等级普遍提升1-2级。这类自主神经症状会加剧痛觉敏感,部分患者会出现5-7级剧烈搏动性疼痛。视觉先兆型偏头痛因脑血流改变,疼痛峰值可达7级。
3、持续时间4小时内的短时发作多为3-4级,超过72小时的偏头痛持续状态常达6-7级。疼痛信号持续传入三叉神经血管系统会导致进行性加重,后期可能出现痛觉超敏现象。
4、个体耐受度青少年患者对偏头痛耐受较强,多表现为3-5级。老年患者因血管调节功能下降,相同程度头痛可能主观评为6-7级。有焦虑抑郁共病的患者疼痛感知更明显。
5、诱发因素激素波动诱发的经期偏头痛常达5-6级,与血清素水平骤降有关。酒精或亚硝酸盐诱发的头痛多为4-5级,睡眠剥夺导致的发作可达6级。天气变化引发的疼痛程度波动较大。
偏头痛患者应建立头痛日记记录诱因,发作期保持黑暗安静环境,冷敷前额或后颈部可缓解血管扩张。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限制奶酪红酒等富含酪胺食物。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佐米曲普坦或麦角胺类药物,预防性治疗可考虑普萘洛尔或托吡酯。长期频繁发作需神经内科评估是否存在药物过量性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