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可通过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等方式治疗。肝癌可能与慢性肝炎、肝硬化、黄曲霉毒素暴露、酒精滥用、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肝区疼痛、体重下降、乏力、黄疸等症状。
1、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是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通过导管直接注入肝动脉,阻断肿瘤血供并局部释放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多柔比星脂质体、顺铂、氟尿嘧啶,栓塞剂为碘化油。该方法适用于中晚期肝癌,可缩小肿瘤体积,延长生存期。
2、射频消融:射频消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热量,直接破坏肿瘤组织。治疗时在影像引导下将电极针插入肿瘤中心,温度可达60-100℃,使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适用于直径≤5cm的单发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治疗。
3、微波消融:微波消融通过电磁波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组织迅速升温至60-120℃,导致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该方法消融范围大,治疗时间短,适用于直径≤3cm的肿瘤,尤其适合靠近大血管的病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4、冷冻消融:冷冻消融利用液氮或氩气使肿瘤组织迅速降温至-40℃以下,形成冰球破坏肿瘤细胞。治疗过程中需多次冷冻-复温循环,适用于直径≤5cm的肿瘤,尤其适合靠近重要器官的病灶,可减少周围组织损伤。
5、放射性粒子植入:放射性粒子植入将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植入肿瘤内部,通过持续释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常用粒子为碘-125,半衰期60天,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可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肝癌介入治疗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蛋类、新鲜蔬菜水果,避免高脂肪、高盐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增强体质。定期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监测肿瘤复发情况。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