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畸形病人通常需进行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畸形类型和伴随症状综合评估。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足部形态异常如马蹄足、扁平足等,触诊评估关节活动度、肌肉张力及压痛部位。检查包括足弓高度测量、跟骨位置评估及足趾排列情况,同时需排查是否合并皮肤胼胝、溃疡等继发改变。
X线是基础检查,可显示骨骼结构异常、关节对位关系及骨龄发育情况。CT三维重建适用于复杂畸形如先天性垂直距骨,MRI则能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如肌腱挛缩、韧带损伤。儿童患者需关注骨骺发育状态。
通过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量化行走时压力分布,识别异常受力区域如前足过度负重。动态分析可发现代偿性步态如跛行,结合运动捕捉技术评估关节活动轨迹,为矫形方案提供依据。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测适用于神经源性足畸形如脑瘫后遗症,可鉴别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检查腓总神经、胫神经功能状态,评估肌肉失神经支配程度,排除脊髓栓系综合征等病因。
血尿酸检测排除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因子筛查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童需查血钙磷代谢指标如维生素D水平,遗传代谢病可疑者需进行基因检测如马凡综合征。感染性畸形需做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评估。
足畸形患者日常应选择宽楦头、足弓支撑的矫形鞋,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先天性畸形患儿建议在骨骼发育成熟前通常12岁前干预,成人继发性畸形需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康复训练包括踝泵运动、足趾抓毛巾练习,严重畸形需定期复查防止矫形器压迫性损伤。营养方面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肥胖患者需减重以降低足部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