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跟骨折术后100天能否登地走路需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若复查显示骨折线消失且骨痂形成良好,通常可以逐步尝试登地行走;若存在延迟愈合或内固定松动等情况,则需继续避免负重。
骨折术后100天时,多数患者经规范康复训练后可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此时跟骨已初步恢复承重能力,在医生指导下可开始部分负重训练。初期建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分担体重,选择平整地面短时间行走,每日不超过30分钟。行走时需穿戴医用护踝或矫形鞋保护踝关节,避免突然扭转动作。康复期间应配合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促进骨代谢,同时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3改善骨密度。
少数患者因年龄较大、糖尿病或术后感染等因素可能出现愈合延迟。影像学检查若显示骨折线清晰可见、骨痂形成不足或内固定物移位,必须严格禁止登地行走。这类情况需考虑延长外固定时间,必要时进行自体骨移植或更换内固定装置。长期卧床期间应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
术后满3个月需复查CT三维重建评估骨愈合质量,由骨科医生进行手法检查确认关节稳定性。康复过程中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加剧或皮肤温度升高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复查排除应力性骨折。饮食上需保证每日500毫升牛奶或等效钙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骨骼修复的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