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阴茎出现白色肿块可能由包皮垢堆积、真菌感染、皮脂腺囊肿、珍珠疹或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包皮垢堆积:
未割包皮的男童容易在包皮内侧积累白色分泌物,主要成分为脱落上皮细胞和皮脂。这种情况通常无痛痒感,可通过每日温水清洗改善,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若伴随红肿需警惕继发感染。
2、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于潮湿环境,表现为乳白色凝乳状斑块,可能伴随瘙痒或灼热感。多与尿布区闷热、抗生素使用有关,需保持局部干燥透气,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真菌药物。
3、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形成囊性结构,内容物呈白色豆腐渣样。通常为单个无痛性肿块,直径约2-5毫米,避免挤压以防感染。较大囊肿影响排尿时需就医处理。
4、珍珠疹:
医学称阴茎珍珠状丘疹,表现为冠状沟排列的珍珠样白色小突起,属于正常生理变异。好发于青春期前儿童,无需特殊处理,随年龄增长可能自行消退。
5、过敏反应:
接触洗衣剂、沐浴露等化学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出现白色丘疹伴红肿。建议更换低敏洗护用品,穿着纯棉内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
日常护理需注意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水温控制在37℃左右,清洗时轻轻推开包皮但避免强行上翻。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勤换尿布保持干燥。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抵抗力。观察肿块变化情况,若持续增大、破溃渗液或伴随排尿疼痛,应及时就诊儿科或泌尿外科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