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升高可能由生理性因素、肝炎活动期、肝硬化、肝癌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及病史综合评估。
1、生理性因素:妊娠期女性及新生儿可出现短暂性升高,通常无须治疗,产后或出生后数周内自行恢复正常水平。
2、肝炎活动期:病毒性肝炎急性发作时肝细胞再生会导致指标升高,表现为乏力、黄疸,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
3、肝硬化:长期肝纤维化进展可能伴随指标异常,常见腹胀、蜘蛛痣,需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水飞蓟宾等护肝药物联合门静脉减压手术。
4、肝癌:肝细胞癌变时肿瘤分泌大量甲胎蛋白,典型症状包括消瘦、肝区疼痛,确诊后需考虑肝切除术或靶向药物仑伐替尼治疗。
发现指标异常应避免饮酒,定期复查超声及肿瘤标志物,肝硬化患者需每3个月监测甲胎蛋白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