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后出现恶露可能与激素变化、胎盘剥离、子宫复旧、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出血量、保持清洁、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
1、激素变化妊娠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分娩后骤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无须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出血颜色和量,通常2-3周逐渐减少。
2、胎盘剥离胎盘娩出后创面出血形成血性恶露,可能与子宫收缩不良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注射液、益母草颗粒、产后逐瘀胶囊促进子宫恢复。
3、子宫复旧产后子宫体积缩小过程中排出蜕膜组织,形成浆液性恶露。若伴随发热或腹痛,可能与复旧不全有关,需超声检查排除宫腔残留。
4、感染因素细菌上行感染可导致脓性恶露伴臭味,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和大肠杆菌。需进行分泌物培养,可使用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抗感染。
建议使用纯棉卫生用品并勤更换,恶露量超过月经量或持续超过6周需及时就诊,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