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功能低下、不良卫生习惯、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细菌感染: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其他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也可能引发感染。细菌通过尿道逆行进入膀胱或前列腺,在尿液中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促进细菌排出。
2、尿路梗阻:
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或结石等造成的尿流不畅会使尿液滞留,增加细菌滋生机会。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解除梗阻是治疗关键,轻度增生可采用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3、免疫功能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会削弱机体防御能力。免疫缺陷患者更易发生尿路感染且容易反复,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是重要治疗方向。
4、不良卫生习惯:
不及时更换内裤、性生活后未及时清洁等习惯会增加感染风险。这类因素引起的感染通常症状较轻,表现为尿频尿急。改善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即可有效预防。
5、慢性疾病影响:
慢性前列腺炎、膀胱功能障碍等疾病会破坏尿路正常防御机制。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反复尿路感染,治疗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同时配合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男性尿路感染需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控制血糖稳定;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饮食上多摄入蔓越莓、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中老年男性应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发现排尿异常尽早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