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至胸椎压迫神经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感觉异常、运动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病理反射。胸椎转移瘤可能由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原发肿瘤扩散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并尽快干预。
1、局部疼痛胸椎区域持续性钝痛或夜间加重是典型表现,疼痛可能沿肋间放射至胸腹部。肿瘤侵犯椎体或神经根时,咳嗽、打喷嚏可能诱发疼痛加剧。早期易被误认为肌肉劳损,但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若合并椎体病理性骨折,可能出现突发剧痛伴活动受限。
2、感觉异常受压神经支配区域出现蚁走感、麻木或针刺感,严重时发展为感觉减退甚至消失。胸段脊髓受压可能导致束带样感觉障碍,即胸腹部有紧束感。部分患者出现温度觉异常,对冷热刺激反应迟钝或过度敏感。
3、运动障碍下肢肌力进行性下降是胸髓受压的重要信号,初期表现为行走乏力易跌倒,后期可能发展为截瘫。查体可见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若累及锥体束可能出现巴宾斯基征阳性。胸椎上段受压时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
4、自主神经紊乱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早期为排尿费力或尿急,晚期可发生尿潴留或失禁。肠道功能紊乱表现为便秘或排便失控。部分患者出现血压波动、出汗异常等交感神经症状。这些症状提示脊髓受压已进入进展期。
5、病理反射神经学检查可发现霍夫曼征、踝阵挛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体征。若肿瘤压迫脊髓前动脉,可能突发脊髓休克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马尾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鞍区感觉缺失伴肛门反射消失,需紧急手术减压。
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进行胸椎MRI检查明确压迫程度,同时排查原发肿瘤灶。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放疗可缓解疼痛并控制肿瘤进展,严重压迫时需椎管减压手术。日常注意预防跌倒,使用助行器保障安全,保持皮肤清洁预防压疮。营养支持应保证足够蛋白质摄入,但需根据原发肿瘤类型调整膳食结构。疼痛管理可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方式,避免长期卧床导致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