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息肉可能由痔疮、直肠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肛管癌等疾病引起,需结合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明确性质。
1、痔疮: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肛垫下移形成,表现为无痛性便血,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药物可选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化痔栓、普济痔疮栓。
2、直肠炎:炎症刺激黏膜增生形成息肉,伴随里急后重感,需用美沙拉嗪栓、柳氮磺吡啶栓、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原发病。
3、家族性息肉病:遗传因素导致结直肠多发息肉,具有癌变倾向,建议定期肠镜监测,必要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4、肛管癌:罕见但需警惕,表现为质硬不规则肿物伴肛门坠胀,确诊需活检病理,治疗以手术联合放化疗为主。
发现肛门息肉应避免辛辣饮食,保持排便通畅,直径超过5毫米或伴有出血的息肉建议尽早切除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