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药物治疗需根据个体症状选择,常用药物包括短效避孕药、胰岛素增敏剂和促排卵药物。治疗方案需结合高雄激素表现、胰岛素抵抗及生育需求等因素制定。
1、短效避孕药: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复合制剂可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改善多毛、痤疮等症状,需连续服用21天后停药7天形成周期性撤退性出血。
2、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减少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对卵巢的刺激。适用于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可辅助恢复自发排卵,但需监测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3、促排卵药物:
来曲唑或枸橼酸氯米芬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通过拮抗雌激素反馈作用促进卵泡发育。使用期间需超声监测卵泡生长情况,防止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
4、抗雄激素药物:
螺内酯可竞争性阻断雄激素受体,改善多毛、脱发等高雄症状。常与避孕药联用,需注意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钾浓度。
5、中药调理:
桂枝茯苓胶囊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辅助改善卵巢微循环。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通常需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以上才能评估疗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除药物治疗外,需长期保持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每日摄入热量减少500-750千卡有助于改善代谢。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体重下降5%-10%即可显著改善排卵功能。规律监测基础体温和月经周期变化,每3-6个月复查性激素及糖代谢指标,避免熬夜等扰乱内分泌节律的行为。合并痤疮者需选用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摄入可能有助于皮肤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