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后胀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活动、热敷、按摩腹部、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痔疮手术后胀气可能与麻醉影响、术后卧床、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创面刺激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术后早期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豆类、洋葱、红薯等产气食物。随着恢复可逐步过渡到软食,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
2、适当活动麻醉清醒后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术后24小时根据耐受情况尽早下床缓慢行走,每次5-10分钟,每日3-4次。适度活动能刺激肠蠕动,但需避免久站久坐。卧床时可每2小时翻身一次,进行双下肢屈伸活动。
3、热敷用40-45℃热水袋包裹毛巾敷于腹部,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热敷能放松腹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气体排出。合并出血或感染时禁用热敷。
4、按摩腹部沿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走向做顺时针环形按摩,手法轻柔,每次10-15分钟。按摩前排空膀胱,避开手术创面。可配合薄荷油等介质增强效果。肠梗阻、腹膜炎等情况下禁止按摩。
5、使用药物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二甲硅油片能降低气泡表面张力。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调节肠道菌群。止痛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禁用强效泻药防止创面出血。
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2-3次。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记录排气排便情况,若胀气持续3天未缓解或伴发热、呕吐需及时复诊。恢复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