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可能导致肌肉无力、瘫痪甚至死亡。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1、遗传因素
小儿麻痹症并非遗传性疾病,但与个体的免疫系统状态有关。部分儿童因免疫系统较弱,更容易感染病毒。家族中有免疫缺陷病史的儿童需特别注意预防。
2、环境因素
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卫生条件差、饮用水污染的地区感染风险较高。改善卫生条件、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措施。
3、生理因素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更容易感染。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4、病理表现
感染初期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类似感冒。随着病情发展,病毒侵袭神经系统,可能导致肌肉无力、瘫痪,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危及生命。
5、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如退烧药、止痛药缓解症状。
- 康复治疗:对于出现肌肉无力的患者,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帮助恢复肌肉功能。
- 手术治疗:严重瘫痪患者可能需要矫形手术或肌腱延长术,改善肢体功能。
6、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是预防小儿麻痹症最有效的方法,建议按时接种。
- 卫生习惯:勤洗手、饮用安全水源、避免接触感染者排泄物。
- 营养支持: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小儿麻痹症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通过疫苗接种、改善卫生条件和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