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末端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内镜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输尿管末端囊肿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创伤等因素引起。
1、定期观察体积较小的无症状囊肿可每6-12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囊肿变化。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避免憋尿。
2、药物治疗合并尿路感染时可能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病原体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腰部胀痛。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碳酸氢钠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3、内镜手术直径超过3厘米的囊肿可能与输尿管瓣膜功能障碍有关,通常伴随肾积水。经尿道输尿管镜囊肿切开术可有效引流囊液,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4、开放手术反复感染或肾功能受损者可能存在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通常表现为血尿、发热。膀胱输尿管再植术能彻底解除梗阻,术中需重建抗反流机制。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尿常规与泌尿系超声,出现排尿困难或发热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