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经常发炎可通过口腔清洁护理、药物治疗、牙周治疗、调整饮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等方式改善。牙龈炎通常由牙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内分泌变化、维生素缺乏、全身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口腔清洁护理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除牙缝残留物,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损伤,建议选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牙龈红肿时可短期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细菌繁殖。
2、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控制感染,疼痛明显时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伴有口腔溃疡者可局部涂抹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妊娠期患者需避免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
3、牙周治疗每6-12个月进行超声波洁治清除牙结石,深度牙周袋需接受龈下刮治术。顽固性牙龈炎可能需配合激光治疗消除炎症组织。治疗期间应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防止牙龈二次损伤。
4、调整饮食习惯增加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摄入,适量食用酸奶补充益生菌。减少碳酸饮料、精制糖类摄入,避免烟草和酒精刺激。咀嚼芹菜、苹果等粗纤维食物有助于机械清洁牙面。
5、定期口腔检查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每3个月检查口腔状况,青春期、更年期等激素变化阶段需加强牙龈监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洁牙前需评估出血风险。正畸治疗期间要特别关注托槽周围牙龈健康状况。
保持每日早晚两次有效刷牙,使用牙线清洁邻接面,每年接受专业洁牙。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妊娠期注意补充叶酸和钙质。出现牙龈自发性出血或化脓需及时就诊,避免发展为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日常可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软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