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皮肤科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治疗需根据病因采取保湿、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等措施。湿疹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在湿疹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史的人更容易患病。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也会诱发或加重湿疹。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也可能加重湿疹症状。
治疗湿疹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方面,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可缓解炎症和瘙痒;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适用于长期治疗;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减轻瘙痒。皮肤护理方面,使用温和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每天多次涂抹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霜,保持皮肤湿润;避免搔抓,剪短指甲,减少皮肤损伤。生活方式调整方面,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化纤和羊毛制品;保持室内湿度适宜,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湿疹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和良好的皮肤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湿疹患者应保持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以更好地管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