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超敏反应,也称为速发型超敏反应。治疗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并迅速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Ⅰ型超敏反应是由IgE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青霉素作为过敏原与IgE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引发血管扩张、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1、Ⅰ型超敏反应的机制:青霉素作为过敏原进入体内后,与特异性IgE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从而引发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2、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症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喉头水肿、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休克甚至死亡。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青霉素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迅速出现。
3、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并迅速注射肾上腺素,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缓解支气管痉挛。同时,可给予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以及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以抑制炎症反应。对于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以维持呼吸功能。
4、预防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措施:在使用青霉素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并进行皮肤试验,以评估过敏风险。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霉素及其衍生物,选择其他抗生素替代。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过敏反应,属于Ⅰ型超敏反应,治疗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并迅速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予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措施包括详细询问过敏史、进行皮肤试验、避免使用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