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血止不住可能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白血病等疾病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关节腔积血或内脏出血,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因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性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渗血或月经量增多。治疗可选用醋酸泼尼松片提升血小板数量,严重时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2、血友病血友病属于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常见关节腔反复出血形成血肿。确诊需检测凝血因子活性,急性发作时需输注凝血因子浓缩剂预防关节畸形。患者应建立出血记录卡,随身携带疾病说明卡片。
3、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凝血因子合成,多见于新生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表现为脐带残端渗血、注射部位血肿,可通过肌注维生素K1注射液改善。哺乳期母亲应增加绿叶蔬菜摄入量。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危重症并发症,微血管内广泛血栓形成消耗大量凝血因子。除出血外还伴随休克和多器官衰竭,需用肝素钠注射液抗凝同时补充新鲜冰冻血浆。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生命支持治疗。
5、白血病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常见鼻腔牙龈持续性渗血。需根据分型采用注射用阿糖胞苷等化疗药物,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根治手段。治疗期间需住层流病房预防感染。
出现不明原因出血不止时应立即就医检查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日常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但血液病急性期需遵医嘱禁食硬质食物。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水平,记录出血频率和出血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