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填塞物引起的痛苦可通过局部冷敷、调整体位、药物镇痛、鼻腔冲洗及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鼻息肉术后填塞物压迫可能导致胀痛、鼻塞、头痛等不适,通常与黏膜水肿、局部压力增加等因素有关。
1、局部冷敷术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鼻梁及面颊部,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降低痛觉神经敏感度。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不可直接接触面部。若填塞物为可吸收材料,冷敷需遵医嘱进行。
2、调整体位保持半卧位休息,用枕头垫高头部30-45度。该体位能促进鼻腔静脉回流,减少填塞物对鼻甲的压迫性刺激,缓解胀痛感。睡眠时避免侧卧压迫术侧鼻腔,起床动作需缓慢以防体位性头晕。
3、药物镇痛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若合并感染可能需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血。
4、鼻腔冲洗术后48小时后可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轻柔冲洗,每日2-3次。冲洗能软化血痂、减少分泌物滞留,降低填塞物摩擦带来的异物感。操作时保持张口呼吸,避免用力擤鼻导致填塞物移位。
5、心理疏导通过深呼吸训练、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对痛觉的放大效应。家属应协助记录疼痛发作规律,避免患者因恐惧而过度使用镇痛药。术后3天内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发热需及时复诊。
术后应保持环境湿度50%-60%,避免用力咳嗽或打喷嚏。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两周内禁止游泳、潜水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填塞物取出时机。若出现剧烈头痛、视力变化或大量鲜红色鼻出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