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可能会遗传,但遗传并非唯一影响因素。躁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发病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神经递质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
家族中有躁郁症患者时,直系亲属患病概率可能高于普通人群。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中若一人患病,另一人发病概率显著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平衡、情绪调节功能等途径增加患病风险。但携带易感基因者不一定会发病,环境因素如长期压力、重大创伤事件等常为重要诱因。
无家族遗传史者也可能因后天因素患病。脑部创伤、慢性应激、物质滥用等均可导致神经内分泌紊乱,诱发躁郁症。部分患者发病前无明确遗传背景,但存在季节性情绪波动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生理基础。这类情况下,及时干预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关注情绪变化规律。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减少酒精摄入等生活方式调整,可帮助维持情绪稳定。若出现持续情绪高涨或低落、睡眠需求显著改变等症状,应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