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血糖的准确性可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选择合适设备、注意测量时机、正确保存试纸、定期校准仪器等方式提高。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病情的重要手段,需掌握科学方法。
1、规范操作流程采血前用温水清洁手指,避免使用酒精棉片直接擦拭采血部位,待自然干燥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快速刺入指尖两侧。第一滴血可能含有组织液,建议弃用后轻压取第二滴血。血液需完全覆盖试纸反应区,避免反复涂抹。操作时保持试纸与血糖仪插槽紧密接触,防止检测中断。
2、选择合适设备选用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血糖仪,如三诺安稳系列、罗氏卓越型等。不同品牌试纸不可混用,需匹配同型号仪器。老年人可选择大屏幕显示、语音播报功能的设备。血糖仪测量范围应覆盖1.1-33.3mmol/L,误差值控制在±15%以内。新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提供连续血糖曲线,但需定期用指尖血校准。
3、注意测量时机空腹血糖应在早晨起床后8-10小时内未进食状态下测量。餐后血糖从第一口进食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检测。随机血糖测量需记录最近一次进餐时间。运动后应休息30分钟再测,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的应激性血糖波动。夜间血糖监测建议设定凌晨3点的闹钟,可发现潜在夜间低血糖。
4、正确保存试纸试纸应密封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温度保持在2-30℃之间,避免阳光直射。取出试纸后需在3分钟内使用,防止受潮失效。不要将试纸分装到其他容器,每次取用后立即盖紧原装瓶盖。注意检查试纸有效期,过期试纸会导致检测值偏差。冬季寒冷地区需将试纸提前1小时从室外拿回室内回暖。
5、定期校准仪器新开封试纸需用配套校准芯片或校准液进行质控测试。血糖仪每3个月需与医院检验科静脉血糖结果比对,误差超过20%时应联系厂家检修。同一时段连续测量结果差异超过1.7mmol/L需重新检测。使用模拟血糖液校准时,需确保液体温度与说明书要求一致。记录每次校准数据,便于追踪仪器稳定性。
日常监测应建立血糖记录本,包含测量时间、血糖值、用药情况、饮食运动等详细信息。采血部位需轮换使用,避免同一手指反复穿刺导致角质增生。测量前核对血糖仪单位设置,确保结果为mmol/L而非mg/dL。发现异常血糖值时需重复测量确认,必要时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获得稳定的血糖监测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