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皮肤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或银屑病等原因引起。
1、皮肤干燥:
环境湿度低、频繁洗澡或使用强效清洁剂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角质层水分流失加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紧绷、细小鳞屑脱落。建议减少洗澡频率,水温控制在37℃以下,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尿素或神经酰胺的保湿霜。
2、过敏反应:
接触洗涤剂、化妆品或金属饰品等致敏物质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伴片状脱屑,常伴有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局部使用抗组胺药膏,严重时需口服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
3、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袭角质层会引起体癣,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特征为环形红斑边缘隆起伴中心脱屑,周围可见卫星灶。确诊需真菌镜检,治疗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疗程需持续2-4周。
4、维生素缺乏:
长期维生素A或B族摄入不足会影响表皮细胞分化,导致四肢伸侧出现鱼鳞状脱屑。可能伴随夜盲症或口角炎。需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制剂。
5、银屑病:
免疫异常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典型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点状出血。好发于肘膝伸侧和头皮,需长期使用卡泊三醇软膏配合窄谱紫外线治疗。
日常需避免搔抓脱皮部位,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饮食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若脱皮持续加重或伴随红肿热痛,建议及时至皮肤科进行伍德灯检查、皮肤镜评估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真菌感染患者需单独使用毛巾寝具并煮沸消毒,防止交叉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