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女孩月经不正常需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等检查。月经不调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凝血功能障碍或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引起。
1、妇科超声: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可观察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卵巢结构,排除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多囊卵巢综合征或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疾病。超声检查无创且能直观显示盆腔器官状态,是青春期月经异常的首选筛查项目。
2、性激素六项:
在月经周期第2-5天抽血检测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和催乳素水平,可评估卵巢功能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升高,高雄激素血症则提示可能存在内分泌疾病。
3、甲状腺功能:
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素检测能筛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干扰性激素合成与代谢,导致月经周期紊乱甚至闭经,约5%-15%的月经不调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
4、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可判断是否因长期经量过多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贫血会抑制下丘脑功能,形成月经紊乱的恶性循环,血红蛋白低于90g/L需及时干预。
5、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检查,可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青春期女性若出现经期延长、经量过多,需警惕血管性血友病等遗传性出血疾病。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每日摄入足量铁元素如动物肝脏、红肉和维生素B12。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有氧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记录月经周期变化便于医生评估。若检查发现器质性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