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几十年未清理耳耵聍导致堵塞,可通过软化冲洗、器械取出、负压吸引、药物溶解或耳科手术等方式处理。耳耵聍栓塞通常由耵聍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清理不当或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
1、软化冲洗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等软化剂浸泡3-5天,待耵聍松解后由医生用生理盐水冲洗。该方法适用于质地较硬的完全性栓塞,操作时需保持头部固定,水温需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前庭。冲洗后需保持耳道干燥1-2天,防止继发感染。
2、器械取出耳科医生在额镜照明下用耵聍钩或刮匙分次取出。适用于可见部分栓塞且未紧贴鼓膜的情况,操作需避开外耳道敏感区。术前可能使用利多卡因喷雾表面麻醉,器械操作后建议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预防感染。
3、负压吸引采用电动吸引器配合专用吸头清除碎屑化耵聍。适合油性耵聍或冲洗后残留的情况,吸引压力需控制在0.02-0.04MPa。操作前后需检查鼓膜完整性,合并外耳道炎时禁用该方法。
4、药物溶解选用过氧化氢溶液或甘油制剂进行化学分解。对顽固性栓塞可联合使用桉油精滴耳液,每日3次连续使用不超过7天。药物溶解期间可能出现耳胀感,需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5、耳科手术全麻下经耳内镜行外耳道成形术处理钙化栓塞。适用于合并外耳道骨性狭窄的病例,术后需填塞明胶海绵1周。长期未处理的耵聍可能形成胆脂瘤,此时需配合乳突根治术处理。
日常应避免用棉签等工具自行掏耳,建议每6-12个月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检查。沐浴时可使用硅胶耳塞防止进水,油性耵聍体质者可定期使用矿物油保养。出现听力骤降、耳痛眩晕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防止继发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