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怀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孕前评估和全程管理。糖尿病妊娠风险主要涉及血糖波动、胎儿发育异常、妊娠并发症等因素,需通过孕前咨询、药物调整、营养干预等方式降低风险。
妊娠期糖尿病或孕前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达标且无严重并发症时,通常具备妊娠条件。孕前3-6个月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3.9-5.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这需要内分泌科与产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包括将口服降糖药替换为胰岛素治疗、补充叶酸、筛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等靶器官损害。
合并严重心血管病变、肾功能不全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妊娠风险较高。血糖长期失控可能导致胎儿畸形率增加,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并发症概率上升。部分患者需暂缓妊娠直至病情稳定,极少数合并多系统病变者可能被建议避免妊娠。这类情况需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尿蛋白定量、眼底检查等全面评估器官功能。
计划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应提前进行系统体检,妊娠期间严格监测血糖并定期产检。建议每日测量空腹及餐后血糖,保持适度运动,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出现视力模糊、水肿、血压升高等异常需立即就医。产后仍需关注血糖变化,部分妊娠糖尿病产妇可能在分娩后转为2型糖尿病,需持续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