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后血压160/90毫米汞柱属于异常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脑出血后血压升高可能与颅内压增高、应激反应或原有高血压控制不佳有关。急性期血压过高可能导致再出血风险增加,但过度降压又会影响脑灌注。对于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脑出血后血压控制在160/90毫米汞柱仍超出安全范围,理想控制目标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头痛、恶心或意识改变等症状,需警惕血肿扩大。
部分患者因个体差异或测量误差可能出现暂时性血压波动,但持续高于140/90毫米汞柱均需医疗干预。常用降压药物包括乌拉地尔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等静脉制剂,口服药物可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调整血压时应避免过快过猛,需在神经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阶梯式降压。
患者应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情况。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血液黏稠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