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糖耐量试验、胎心监护等项目,需根据孕周分阶段完成。孕期检查能帮助监测胎儿发育和孕妇健康状况,主要有孕早期筛查、孕中期排畸、孕晚期评估、传染病筛查、遗传病检测等核心内容。
1、孕早期筛查孕早期需完成血HCG和孕酮检测确认妊娠,超声检查排除宫外孕。妊娠11-13周进行NT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结合血清学筛查评估唐氏综合征风险。此时还需检查血型、乙肝梅毒等传染病,建立孕期健康档案。
2、孕中期排畸妊娠20-24周需进行系统超声检查,观察胎儿头颅、脊柱、四肢及内脏器官发育情况。24-28周完成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此阶段通过胎心多普勒监测胎儿心率,定期尿常规检查排除妊娠高血压疾病。
3、孕晚期评估妊娠32周后需每两周进行胎心监护,通过NST试验评估胎儿宫内状况。超声检查确认胎位、胎盘位置及羊水量,测量胎儿双顶径等生长指标。妊娠37周起每周进行产前检查,包括骨盆测量、宫颈成熟度评估等分娩准备项目。
4、传染病筛查孕期需重复检测艾滋病、梅毒、乙肝等传染病指标,妊娠晚期复查乙肝病毒载量。TORCH筛查可检测弓形虫、风疹病毒等致畸病原体感染。发现阳性病例需及时干预,降低母婴垂直传播风险。
5、遗传病检测有家族遗传病史的孕妇建议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妊娠12周后可采集母体外周血分析胎儿DNA。高龄孕妇需考虑羊水穿刺等侵入性诊断,筛查染色体异常。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需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查。
孕期应保持规律产检,孕早期每月1次,孕中期每2周1次,孕晚期每周1次。注意补充叶酸和铁剂,避免接触放射线和有毒物质。出现阴道流血、腹痛、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适度运动有助于自然分娩。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和蔬菜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