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酸痛可能由肌肉劳损、颈椎病、肩周炎、肌腱炎、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酸痛程度可从轻微不适到严重影响活动,需结合具体表现判断病因。
1、肌肉劳损过度使用手臂肌肉或突然增加运动量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常见于提重物、重复性动作后。表现为局部酸胀感,休息后多可缓解。热敷和适度拉伸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避免短期内重复相同动作。
2、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质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引发放射性手臂酸痛。多伴有颈部僵硬、手指麻木等症状。可通过颈椎牵引、低频脉冲治疗缓解,严重时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3、肩周炎肩关节周围组织炎症可能放射至手臂,导致活动受限和持续性酸痛。50岁左右人群高发,夜间疼痛加剧。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或口服塞来昔布可减轻炎症,配合爬墙训练改善功能。
4、肌腱炎反复摩擦或外伤可能引发肱二头肌长头腱等部位炎症,表现为特定动作时刺痛。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急性期需制动并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慢性期进行离心训练。
5、神经压迫胸廓出口综合征或腕管综合征可能造成臂丛神经受压,产生沿神经走向的灼痛感。肌电图检查可定位压迫点,轻度病例通过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治疗,严重者需手术松解。
日常应注意避免单侧手臂长期负重,使用电脑时保持肘关节90度屈曲。每周进行2-3次肩颈放松操,如钟摆运动或毛巾拉伸。若酸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肌力下降,需及时进行肌骨超声或核磁共振检查。饮食上增加深海鱼类和坚果摄入,其富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有助于减轻神经炎症。睡眠时避免手臂受压,可选择支撑性良好的枕头保持颈椎生理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