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增大是指位于鼻咽部的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属于儿童常见疾病,可能引发鼻塞、打鼾、听力下降等症状。
1、解剖位置与功能腺样体是鼻咽顶后壁的淋巴组织,属于咽淋巴环组成部分,具有免疫防御功能。儿童2-6岁时腺样体生理性增生达到高峰,10岁后逐渐萎缩。当反复感染或过敏刺激导致病理性肥大时,可能堵塞后鼻孔和咽鼓管开口。
2、主要发病原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诱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慢性炎症反应。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长期鼻黏膜水肿,可能继发腺样体增生。胃食管反流病患儿因胃酸刺激也可导致腺样体肥大,遗传因素可能影响淋巴组织增殖倾向。
3、典型临床表现鼻塞呈持续性且夜间加重,出现张口呼吸和睡眠打鼾。长期缺氧可能导致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短厚、牙列不齐。咽鼓管阻塞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和耳闷胀感。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夜间呼吸暂停和生长发育迟缓。
4、诊断检查方法电子鼻咽镜可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及堵塞程度,是首选检查手段。鼻咽部侧位X线可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比例。多导睡眠监测适用于评估睡眠呼吸障碍严重程度。听力检查有助于判断是否合并中耳积液。
5、临床治疗方案轻度患者可采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喷雾剂减轻水肿。合并感染时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孟鲁司特钠可改善过敏相关症状。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并发症时,需行腺样体切除术,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刮除术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腺样体增大患儿应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性海水喷雾冲洗鼻腔。避免接触二手烟和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控制奶制品摄入减少分泌物黏稠度。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和听力变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或反复中耳炎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手术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