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一般不会直接造成鼓膜内陷,但可能因不当行为或潜在疾病诱发。鼓膜内陷多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负压或炎症有关,而游泳时呛水、潜水过深或耳部感染可能成为诱因。
健康人群在游泳时若未发生呛水或耳部进水,通常不会影响鼓膜状态。正常游泳动作不会改变中耳压力,且咽鼓管可调节压力平衡。佩戴专业耳塞、避免快速下潜能进一步降低风险。若游泳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不适,可能与水压变化或耳道堵塞有关,但多为一过性表现。
存在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时,可能因咽鼓管肿胀导致中耳通气障碍,此时游泳会加剧鼓膜内陷风险。潜水深度超过3米或用力擤鼻等行为,可能使外界压力骤变,导致鼓膜向中耳方向凹陷。急性中耳炎患者游泳可能加重炎症,进一步诱发鼓膜粘连或穿孔。
游泳后出现持续耳闷、耳鸣或听力减退,建议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查鼓膜内陷。日常避免用力擤鼻、呛水,感冒期间暂停游泳。选择水质达标的泳池,游泳后倾斜头部单脚跳排出耳道积水,可减少中耳疾病发生概率。儿童游泳需家长监督,避免跳水或水下憋气等危险动作。